管理沟通课。
老师说大多数人发言都有一种习惯,要等到自己对这个问题十足有把握时才愿意站起来。
从提出问题到大家基本能回答,这中间有一小段空白的时间。
构思,完善,使想法形成到自己认为还算完美的程度这段时间,是个机会。
你没必要完全有把握才肯站起来,你有六七成把握就可以发言。
我觉得挺有道理的。
因为有时候你就是需要那股子冲动。
并不是完全有把握的,鲁莽的,头脑发热的,没有给自己留存后路的冲动。
老师举了个例子。
大家都说微软的操作系统非常好,其实真的是这样吗?并不。
它有一些地方还是挺low的。
但是很多人夸赞它捧它,因为它是最先出来的。
我当时想到了抖音的崛起。
后来出来很多别的短视频软件,以及某鹅的一款软件,有段时间不停地推荐广告,把我搞得很烦。
宣传效果不仅没有,还让人反感。
这跟微软,跟发言是一个道理吧。
抢占先机,它在我们心里的地位就不一样。
就是开创者和后来模仿者的区别。
你再怎么好,你也是模仿。
人们内心对原创有敬畏。
(更何况你还做的没人家好)
所以大家都有把握的时候,你就已经失掉了先机。
那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你本来可以抢拍先走一步的。
所以冲动有时使我们摆脱了众人都深陷的泥沼。
我本可以。
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