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里,有一个孩子正在玩游戏。
他的妈妈走了过来:“玩游戏,玩游戏,天天就知道玩游戏。
给我打扫卫生去。”
孩子很是不耐烦:“马上。”
妈妈:“不行!
现在就给我打扫卫生去!”
孩子皱了皱眉头:“能不能不要在我玩游戏的时候来打扰我?”
妈妈直接抄起棍子:“三,二……”
孩子也是怕他妈妈的棍子的,不服气的关掉了手机。
却要走时,妈妈:“快点!
有哪家孩子像你这样磨磨蹭蹭的!
你看看别人家孩子,跟你那是天差地别!
你究竟算个什么!”
孩子虽然很生气,但耐着她妈妈手里的棍子,你是加快脚步离开。
他妈妈又堵住她的去路:“我说几句你就要走!
谁像你这么矫情!
屁点用都没有!
……”
而在这幢房子的另外一边,也有一栋房子。
里面的孩子也在玩手机,他的妈妈走了过来:“宝贝,带妈妈上分哟。”
孩子笑容满面的,看着眼前这个温柔的妈妈:“好呀。”
这个妈妈从游戏中,推断出了孩子,为什么要沉迷玩手机。
于是,他在现实中给予了孩子能在游戏中得到的认可,赞同,和关心,有目标。
20年后,两个妈妈都老了。
第一个孩子的妈妈,过的十分凄凉,孩子不会来看她,后半生在养老院,因孤独而自杀。
第二个妈妈,在自己孩子家中。
备受孝顺,由于他没有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,媳妇也对她很好。
他就这样安享晚年。
孩子不是机器,一味的命,可能会反感哟。
一一贞观子